13/5 Wed London(Day 2 of 2x22 Grad. Trip)
>> British Museum, Oxford Street
- Underground/ Tube -
當背包客很累,睡機場很累,不能洗澡累上加累。
背著40L的backpack + 少說也有5kg的側袋,走出機場,冷得貓毛也肅然起敬--果然只穿薄外套、圍巾還是不夠,五月初的倫敦有夠喵喵的冷!最早班次的Underground人不多,一個背包佔一個座位,屁股另佔一個座位。精神很累,可是睡不著;窗外的晨曦漸漸鮮明,可是只盼著早點到站。
- King Cross station -
從Heathow Airport 出發至位於King Cross 的Click 261 Hostel 花了一小時。幸好負責人讓我們在check-in前隨意使用浴室,沖了一個熱水澡,吃了個早餐,讓肌肉和精神稍為放鬆,才再出發。
這天的行程是大英博物館(British Museum)。
除特展外,英國所有的博物館都是免費入場的。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中葉,英國是「永不日落的帝國」--意即是,英國的海外殖民地聚多,所以搜括回來的寶物也很多,現 在 都置放在這國家級博物館內。不同背景文化的歷史文物多如繁星,聽說要一步一腳步地逛完這裡,需時一整天。
- The British Museum -
我們10:15a.m.興奮進館,下午4:30p.m.頹廢出來,已經略看不少,雙腿還是逛得軟弱無力;特 別是 精神上,像連續上了24小時的課還沒准休息。
英國是帝國,不是文明古國,帝國 的強大讓它擁有精雕細琢的珠寶和無數精品,多麼的高貴,可以想像過去英國貴族的奢華生活。可是呢,西方文明的起源地--希臘、埃及、米索不達美亞的文物比較吸引我,也是全博物館的焦點。
希臘是虛無的神聖;埃及是喧鬧中的神秘;米索不達美亞是不能探索的滅亡。一個是西方哲學、美學的起始,一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一個是孕育巴比倫卻也見證它滅亡的平原,曾經的強大卻步向衰敗,這就是歷史。
逛久了,不但覺得累,也會有沈悶之感。大英博物館的格局設計比較單一化,以圖書館為中心,由內至外展開無數的「回」,導賞方式也是把一個國家的文物安排在同一個圈之上。也許英國人注重紳士、淑女的形象,連建築風格也偏嚴肅、拘謹。
不過,大堂中央的設計像香港科學館的球體天幕影院,在冷硬的四方空間中加入弧形原素,夾著格子玻璃天花,採光度高,精神也稍為一振。本來想進圖書館參觀,看平面圖的圖片介紹很哈利波特式的古式古香,可惜,那時候有特展設在那裡,沒購票不能進去。
從博物館帶著頹廢氣息出來,為了振奮精神,就去了London著名的購物街--Oxford Street,沒錢敗家也能window shoping哈!H&M、Zara、Mango、WHSmith、Boots......Kamen興奮之極,更在H&M前留一倩影@_@
其實Oxford Street 和旺角、銅鑼灣也差不多,名店琳立,人山人海,就圖一個熱鬧。比較不一樣的,是peak hour 的Underground 入口......人流卡在地面擠不進去囧!我們當機立斷,改坐巴士,免去成肉餅之苦。我現在回想,覺得當地人很奇怪:坐巴士不是更好嗎?比坐地鐵便宜,而且又舒適,更不用等等等.......難道月票非常便宜?